近年最火的同志電影,非《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。這部電影首映時,歐美便有影評人稱:「 這部電影將和《斷背山》、《莫里斯》一起,共築當代同志電影的三座高峰!」
《斷背山》作為李安導演的代表作之一,影迷已經十分熟悉,那麼影評人所提到的另一部電影《莫里斯》呢?相信很多影迷都不太瞭解,這次,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部經典之中的經典——
《莫里斯》(1987)
Maurice
《莫里斯》無字海報
《莫里斯》與《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雖間隔31年,但兩者頗有淵源。《莫里斯》的導演是詹姆斯·伊沃裡,而詹姆斯·伊沃裡又恰好是《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的編劇之一。而且,他還憑藉這部電影在2018奧斯卡中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獎,更令人吃驚的是,詹姆斯·伊沃裡獲得這一獎項時,剛好與奧斯卡同歲,高齡90。在這樣的一個年紀,保持這樣的一種創作力,實在令人欽佩。
當然,詹姆斯·伊沃裡也是《莫里斯》的編劇之一,而這部電影的另一位編劇, E.M.福斯特,則是《莫里斯》原著小說的作者。詹姆斯·伊沃裡於1985年導演的另一部作品《看得見風景的房間》,也是根據E.M.福斯特的原著小說改編。
《莫里斯》劇照
但對於E.M.福斯特,《莫里斯》比《看得見風景的房間》更值得研究,因為《莫里斯》幾乎就是E.M.福斯特的真實人生寫照。
E.M.福斯特全名愛德華·摩根·福斯特,他出生于英國倫敦,並在劍橋大學求學。他在求學及寫作過程中,獲得過無數榮譽,並於1946年回到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任榮譽研究員。這些且按下不表,總之,他是一個大寫加粗的學霸,此處重點要說的,則是他豐富的情感生活。
《莫里斯》原著小說作者E.M.福斯特
他在劍橋求學期間,愛上了同班同學梅瑞狄斯,而在1930年E.M.福斯特51歲高齡之際,他結識了28歲的員警羅伯特·巴金漢,兩人情誼維持了40年之久,直到福斯特離世。而且,羅伯特結婚之後,其妻也接受E.M.福斯特為其家庭的一員,他便是在羅伯特家中去世的。
梅瑞狄斯和羅伯特這兩個對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人,最後都被他寫進了小說《莫里斯》,呈現在電影中,便是由英倫型男 休·格蘭特飾演的克裡夫,以及由《神探夏洛克》雷斯垂德探長飾演者 魯珀特·格雷夫斯飾演的家僕。
當然,《莫里斯》留住了這兩位英倫型男的顏值巔峰時刻。
《莫里斯》劇照
而在梅瑞狄斯和羅伯特之間的漫長歲月,E.M.福斯特同樣沒有讓自己一顆火熱的心閑下來。比如1917年福斯特38歲那年,正值一戰期間,他在亞歷山大港結識了英俊的電車司機默罕默德·艾爾·阿多,並與之持續了長達兩年的戀情。
而據英國傳記作家塞琳娜·赫斯廷斯在《毛姆傳》中所寫,E.M.福斯特曾與寫出《月亮與六便士》的毛姆,在紐約愛上同一個男孩,而同時愛上這個男孩的,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、寫出《魔山》與《迷失威尼斯》的德國作家湯瑪斯·曼,以及寫出《葬禮藍調》的著名英國詩人W·H·奧登,當然,還有當時活躍於劇場的一大票劇作家。他們全都對這個紐約男孩趨之若鶩,最終,這個男孩死于艾滋。
《莫里斯》劇照
電影《莫里斯》曾在1987年第44屆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,拿走 銀獅獎最佳影片,及最佳男演員獎,而且是 雙男主獎,詹姆斯·維爾比和休·格蘭特這對飾演同性情侶的紳士,雙雙獲獎。同時,這部電影也在次年的奧斯卡中收穫一個提名。
而《莫里斯》的豆瓣評分,則穩定在超高的 8.8。
這部電影以極為飽滿的敘事、難得一見的深情、無與倫比的精緻畫面,不但生動刻畫出一對劍橋同性情侶的悲歡離合,更將上世紀劍橋歲月的英倫流光送到了觀眾眼前。在求學的純真與世俗的浸染中,青春結實的身體與富有質感的靈魂彼此碰撞,用一位影迷的評價來說就是: 這部電影好看到根本不想讓它結束!
《莫里斯》劇照
當然,這部電影的故事,也幾乎就是編劇E.M.福斯特的人生寫照了——
1908年的劍橋,他們相遇,心中隱約情動。
那時的克裡夫和莫里斯還是青蔥年歲,克裡夫終於突破同性禁忌向莫里斯吐露愛意,莫里斯欣然接受,甚至愛得比克裡夫還要真誠熾熱。
在克裡夫選擇了仕途而放棄這段感情時,莫里斯仍然堅守。
他在等待克裡夫回來,卻只等到了他和一個貴族女子的婚姻。
《莫里斯》劇照
莫里斯認識了克裡夫的家僕桑德。
他身上有著異於克裡夫的氣質。
當他愛上莫里斯時,萬念俱灰的莫里斯沒有拒絕這段新感情的開始。
《莫里斯》無字版海報
然而,兩個階層,不同志趣,終究是二人發展的絆腳石。
桑德家人叫桑德辭工前往阿根廷定居,桑德卻寧願留在莫里斯的天地。